心灵之约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心灵之约

上川社区党工委教我学《弟子规》

发布时间:2018-10-28 17:18:14 作者:网络组

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

上川社区党工委

“母慈子孝”活动方案 


《弟子规》被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,是因为它是依据圣贤孔子的教诲、采用儒家《论语》思想而编写成的做人之生活规范,具体到在家、出外、待人、接物所应有的礼仪和规范。是教育人敦伦尽份、防邪存诚、启蒙养正的最佳读物,也因此被人誉为“童蒙养正宝典”。《弟子规》原名《训蒙文》,顾名思义,这本是规范教育儿童行为的启蒙读物,只因至今我们已经有三代人没有闻到传统文化了,人们又受到所谓“西方文明”的影响,只知道享乐、竞争,彰显自我,渐渐失去了做人的道德底线,已不知何谓善恶、何谓五伦、何谓因果、何谓孝道、何谓廉耻、何谓礼让,导致人欲横流、道德沦丧,社会危机四伏。凡学过《弟子规》的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:这篇只有千余字的“三字经”,简直就是一剂神药,只要按照其内容真心去践行、去落实,就会通过转变人生的态度,使人生命运得到彻底改变,甚至可以使许多疾病不医而愈,那些陈大惠演讲团的老师们各个都是活生生的案例,让你在惊叹之余不得不反思,想探究个为什么?其实道理很简单,过去这半生我们没有闻到传统文化,不知如何做人,走错了路,因此导致内忧外患,烦恼疾病缠身,人生多灾多难。而《弟子规》恰恰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告诉我们,应该怎么做才如理如法,才附合自然规律。只要相信,照着去做了,从改变自己的恶习开始,从此“断恶从善”,命运便得到转变了。如果每个人都能如此去做,如此检讨自己,必将会达到身心和谐,家庭和谐,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。

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》,并发出通知,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。此是《弟子规》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之所在。

一、课程形式—专题讲座

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全民来学《弟子规》,通过对社区居民进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全民来学《弟子规》,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宣讲,让社区居民创和谐家庭,过幸福生活。

二、课程时间2018年10月28日上午9:30—11:30

三、课程内容

1、《弟子规》简介

2、为什么要学《弟子规》

3、书名释义

4、《弟子规》总叙

5、第一篇〈入则孝〉

6、第二篇〈出则悌〉

注:讲师会根据课堂教学内容,在必要时采用诵读的形式,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互学(即让他们各自戴着“行善不能等、尽孝不能等”的绶带一起诵读)。

以上为2课时的学习内容。

建议:社区或承办单位根据报名人数备好《弟子规》书籍。



课程很快就结束了,以下4问值得我们思考:


      1、我们给孩子留下了什么印象?

孩子们跟随老师认真朗读了《弟子规》,并在老师的教导下,学习了《弟子规》总叙与《弟子规》第一篇《入则孝》、第二篇《出则悌》,老师还带着孩子们向父母问好,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,做到孝顺父母、尊敬父母。

特别在互动环节,孩子们分组戴上“尽孝不能等”、“行善不能等”的绶带,一起朗读《弟子规》,看是娱乐有趣,实为体验式教学,鞭策孩子们要好好学习,孝敬父母。

      2、我们给家长留下了什么印象?

在老师带着孩子们读《弟子规》时,每位家长都将目光关注在孩子的身上,听着老师说到要以身作则、家长们都会心的点头示意;活动虽然时间紧凑,但确实难得的亲子活动,让父母与孩子们有充足的互动时间;孩子们在愉快中度过了美好的时光。家长由疑惑心态进会场,到愉悦地参与活动,还依依不舍地询问下期课程何时进行。这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进社区不是社区居民不愿参与,是我们的老师是否能抓住社区居民所需,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。

      3、我们给参加本次活动的社区居民留下了什么印象?

居民们很愿意继续参加相关的活动,在活动结束时,小朋友们都向老师道别,家长们还特意询问下一堂课的时间。说明我们的“母慈子孝”项目有卖点、有看点、有观点。

       4、我们给现场义工的感觉是什么?

今天参加活动的义工积极的配合着社区的活动安排,现在布置马不停蹄,分工细致,乐在其中,参与其中,作为家长,义工们也把自家的小朋友带来听老师讲课,与往常同类型的活动有不一样的感觉。

因本次传统文化“母慈子孝”宣传活动使我们联想到习近平主席谈治国理政的专著,在此一并刊出来学习。


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


(2014年9月24日)

 

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,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、时代条件、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,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。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、研究、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、推陈出新,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,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。要坚持古为今用、以古鉴今,坚持有鉴别的对待、有扬弃的继承,而不能搞厚古薄今、以古非今,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,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。

——摘自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第二卷第九部分


注重家庭,注重家教,注重家风

(2016年12月12日)

摘录


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。正所谓“天下之本在家”。尊老爱幼、妻贤夫安,母慈子孝、兄友弟恭,耕读传家、勤俭持家,知书达礼、遵纪守法,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,铭记在中国入的心灵中,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,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,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。        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,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、民族进步、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,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。这里,我给大家提几点希望。        第一,希望大家注重家庭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。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,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,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。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,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。我们要认识到,千家万户都好,国家才能好,民族才能好。国家富强,民族复兴,人民幸福,不是抽象的,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,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。同时,我们还要认识到,国家好,民族好,家庭才能好。        广大家庭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,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,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用我们4亿多家庭、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热情汇聚起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。        第二,希望大家注重家教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,交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。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,有什么样的家教,就有什么样的人。       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、重身教,教知识、育品德,身体力行、耳濡目染,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,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。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、热爱祖国、热爱人民、热爱中华民族。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传递尊老爱幼、男女平等、夫妻和陸、勤俭持家、邻里团结的观念, 倡导忠诚、责任、亲情、学习、公益的理念,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、为他人送温暖、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、培育文明风尚。        第三,希望大家注重家风。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,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。家风好,就能家道兴盛、和顺美满;家风差,难免殃及子孙、贻害社会,正所谓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”。诸葛亮诫子格言、颜氏家训、朱子家训等,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。毛泽东、周恩来、朱德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。我看了很多革命烈士留给子女的遗言,谆谆嘱托,殷殷希望,十分感人。 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,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。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。      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性,负起领导责任,切实把家庭文明建设摆上议事日程。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等群众团体要结合自身特点,积极组织开展家庭       文明建设活动。各方面要满腔热情关心和帮助生活困难的家庭,帮助他们排忧解难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部门要发挥统筹、协调、指导、督促作用,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,推动形成爱国爱家、相亲相爱、向上向善、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。

文章来源: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第二卷第九章


文章来源网络组录入